这段时间,国际局势可谓风起云涌,真是让人眼花缭乱,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变幻莫测。尤其是特朗普,这位昔日总统,简直就像一个超级“搅局者”。每当他出手,全球的贸易市场都得跟着震一震。最近,他又上演了一出“关税压力大戏”,直接给全球贸易市场来了个大“测试”,搞得所有人都措手不及。
有意思的是,在特朗普出手之前,欧盟那边还觉得自己非常有底气。想当初,王毅外长访问欧洲时,欧盟那边摆出一副“强者姿态”,提出了很多要求。什么让中国不支持俄罗斯、要求中国放开稀土出口,还想中国出面去劝伊朗签署核协议。看起来,仿佛整个世界都得围着布鲁塞尔转,欧盟自信满满地当起了“棋手”。但他们显然没预料到,特朗普根本不按常理出牌。欧盟这边还抱着“我们是美国的传统盟友,他肯定得给我们点面子”这种想法,结果,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一落下来,直接让他们傻了眼。
30%的关税!特朗普毫不留情地甩出了这张“通牒”,直接敲打了欧盟和墨西哥,毫无预兆地给出最后期限——8月1日。这下,欧盟内部立刻陷入了惊慌。欧洲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愤怒地批评特朗普“厚颜无耻”,而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做出强硬回应,表示如果谈判破裂,欧盟将不得不采取“有力的反制措施”。这30%的关税,实际上并不是基础税率,而是叠加在已经很高的税率之上的。例如,欧盟的钢铁和铝已经被征收50%的重税,汽车零部件则是25%,这时候再加上30%,简直就是雪上加霜,欧洲的出口商几乎要被逼入绝境。
最让人戏剧化的莫过于,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。前一天她还气愤地表示欧盟会坚决反制,然而不到24小时,态度就发生了180度的转变。她不仅推迟了原定的反制计划,还急忙表示要和美国“紧急接触”。这种“先硬后软”的操作,彻底暴露了欧盟在特朗普面前的脆弱和无奈。
从某种程度上说,欧盟现在面临的尴尬处境是他们自己之前的错误选择所导致的。他们总以为,只要站在美国一边,针对中国表现出强硬态度,就能够得到特朗普的“优待”,比如最近他们在中欧关系中指责中国企业扰乱供应链,甚至跟随美国限制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参与公共采购,仿佛这就能成为他们迎合美国的“投名状”。然而,特朗普根本不吃这一套,他所坚持的“美国优先”才是最核心的原则。经过一番操作后,欧盟不仅没能得到美国的青睐,反而得罪了最大贸易伙伴——中国,最终成了里外不是人。
目前,欧盟的处境极其尴尬,他们需要面对一个难题:是否在这个30%的基础上继续谈判,还是干脆放弃谈判、撕破脸?从冯德莱恩的态度来看,欧盟很有可能还是会继续谈下去。毕竟,掀桌子的代价远比接受这种尴尬的协议要大得多。
就在全世界都被特朗普的关税大战搞得焦头烂额时,一个非常诡异的现象出现了——特朗普这次几乎把所有主要贸易伙伴都“扫射”了一遍:对巴西征收50%的关税,日韩25%,加拿大35%,甚至连俄罗斯都被威胁要加征100%。这场面,简直就像是一场“无差别攻击”。然而,最奇怪的是,他对中国的态度却突然发生了转变。
你看,中美之间的关税谈判不久前还闹得很僵,特朗普甚至宣布了90天的延期,截止日期定在了8月12日。按理说,这个时候特朗普应该对中国进行极限施压,才对。然而,特朗普在最近的记者会上竟然公开表示“中美关系最近有所改善”,甚至罕见地使用了“非常公平”这四个字来形容。这让许多人都感到非常意外,因为过去几年,他嘴里说的几乎都是“非常不公平”。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让不少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。
更让人吃惊的是,他手下的鹰派人物们,比如一度被中国制裁的美国国务卿卢比奥,在中美外长会议上居然表现得异常温和。记者问他中美领导人是否会见面时,他出乎意料地回答:“可能性很高,我认为很快就会实现。”这种转变,真让人怀疑特朗普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盘?难道他真要和中国达成和解?
但我们不能轻易下结论。毕竟就在美国释放“微笑外交”的48小时内,其他地方的事情却依然充满了火药味。首先,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科勒尔公开挑起南海问题,称中国在南海对菲律宾施压,还夸奖菲律宾“拒绝屈服”。这显然是在南海问题上继续加剧局势。其次,五角大楼也没闲着,据《金融时报》爆料,他们正在极力施压日本和澳大利亚,要求这两个国家在中美因台湾问题发生冲突时,明确表态。最后,今年美国官员赴台观摩“汉光41”演习的人数多达400余人,创下历史新高。
看到这些,你就会明白,特朗普的“微笑外交”并不意味着放松对中国的压力。其实,美国的一面在对外进行和解姿态,另一面在核心利益和地缘政治上却从未放松,依然在使尽各种手段设下绊子。
那么,特朗普为何如此行事?为什么他要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关税战,却偏偏在表面上给中国留出一丝“体面”呢?
这一切背后,正是特朗普的“高水位”策略。你想象一下,全球各大贸易伙伴的“水位”都在一米左右,但特朗普却把除中国之外的所有国家的关税“水位”抬高到了三米、五米、甚至十米。等到他再次和中国谈判时,他就可以轻描淡写地说:“看吧,我对你已经够宽容了,只有小幅度的提高关税,而其他国家都已经涨得更多了。”虽然绝对值上,中国还是吃亏,但相较于其他国家,中国似乎就得到了更多“优惠”。
特朗普的“非常公平”并不是在说过去的贸易状况,而是在为未来的谈判铺路。他要用这个策略,在全球范围内最大化自己的利益,最小化美国的损失。美国的核心目的始终如一,就是“美国优先”,借此收割全球贸易利益。
特朗普的做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反映了美国的无奈。美国国内的矛盾重重,全球竞争力也逐渐下滑。他急需通过一份中美贸易协议,来作为自己的政治成绩单,同时稳固自己的基本盘。而这份协议,必须要让他看起来“赢了”。因此,接下来的中美谈判,注定不会一帆风顺。特朗普和他的鹰派团队,等着看其他国家在美国关税压力下的反应,然后再亮出对中国的“底牌”。
配资讨论网,哈尔滨股票配资公司,股票配资官方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