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识赵师傅是在厂区后门的修车窝棚里,去年春天理想i8还没上市,他就打包票地说,“又一台,说不定还得搅浑水。”那天我刚在厂门口听见几个开乘龙的货车司机拌嘴:谁让你说俺车不结实?都是试验用的二手车,那视频谁都能看明白?但风就是传开了。
7月末,理想i8甫一亮相,网传那场碰撞测试的视频就跟着刷了满屏。画面里乘龙卡车被撞得四角朝天,货厢都甩脱了,i8那边却看不出啥大碍。有懂行的销售摇头:这台i8新款电池包在底盘,撞击吸能结构加了新型铝合金——据说是他们工程师自己掏腰包买材料测出来的。就有微信群里愣说“理想要变坦克了”,还有人阴阳怪气艾特东风柳汽的售后。
过了两天,热闹没停,东风那边即时推了连环海报,自个儿拆字玩梗,什么“活着才配做梦”都扔出来了。一时间,卡友和小车主在快递群里、食堂饭点上,谁也不服气。有一回王大姐边盛稀饭边撇嘴:“本来就不是按国标来的测法,那辆车指不定拖场拖了几回了。”我偷眼瞅见有人追问这二手车成色,一旁的维修师傅挠头道,“十年车龄的壳子,再垫厚垫薄都归人家说了算,别搁这磨叽。”
理想和中国汽研后来都接连发了道歉声明,说只是测试新款被动安全性能,纯自家的验证,跟乘龙没半毛钱关系。可舆论的那根神经,敏感得很,几天前还看有人伤心“老东风脸丢大了”,转头风向就变了。这个圈儿里边,谁没风过雨过?据说师傅私下抱怨,碰撞测试那点“剧本”藏得没多深,以前极狐、比亚迪啥的都上演过,还不是车企营销自家的套路。
这里头的门道,远不止宣传和技术。卡车司机老张说过,他见过有厂商给撞击车装了特殊碰撞传感器,事后拿给记者看“数据”,全程拍得滴水不漏。但奇怪的是,售后师傅老高私下说,他去年给一台二手“壁障车”补焊底盘,后来见着理想的碰撞视频一愣神:那结构之前加焊过一大块钢板?怕不是特意“安排”的。
不少人其实误解了,被选作移动壁障的二手卡车,本就是按质量和结构来买的,参数就图个普遍场景用,没谁真较劲实际安全分数。像汽车圈每天都八卦,哪个车用弹出式引擎盖,谁用环抱式气囊,群管理员还喜欢转一些国外用废弃消防车做壁障车的老段子,说起来总比这次国产两个品牌掐架省心。
还有冷门的讲法,理想i8其实开起来,隔音效果比上一代要好,我小区有个老李,他说副驾驶底下多出来个“小鼓包”,原来是新加的防撞梁。业主群还打趣说,这代i8左右A柱增强板竟然能拆下来当户外小凳用,那当然是夸张的。
有意思的是,后来吃饭遇见销售,他顺嘴说理想这回碰撞,最大的收获不是那一撞有多硬朗,而是背后被热议给带动的流量。真要追求安全性,谁不偷偷看官方隐藏分数?家里亲戚那会为了换车,还压根没看碰撞新闻,倒是被理想的无钥匙进入功能吸了几回,整天捉摸这些电子“细毛”。
就是这么一天一天扯下来,8月初,三家联手又发了声明,承诺要公正、专业,别瞎给人添堵。厂区门口的老铁匠念叨,“什么壁障车,天天换,撞烂了再买,安全传播要么真做,要么就当是宣传,自己心里明镜。”至于乘龙司机们,过了这阵子舆论,还是天天出车,偶尔有人吐槽一句“咱下次千万别选二手壁障当主角了”。
顺便讲一句,理想这回的碰撞车,据小道听说,刚测完隔天,就直接送回了汽研的库房,后面来了几批技术员还取样研究。老伙计张师傅说,这车怕是拆了重装几遍,外壳估计值钱,车架?“焊着呢,你拆给谁看!”谁还真能说得清。
配资讨论网,哈尔滨股票配资公司,股票配资官方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