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问:每种药物都有各自归经的特性,而且它们的功效优劣相差很大,怎么能随便替代呢?
王汝霖回答说:这种说法固然有道理,但要用单味药完全替代另一味药确实难以实现。若是用几味药共同替代一味药,或许在某些方面虽不如原药但在其他方面更具优势,对于药力较弱的药物只需增加用量,这样不就接近原药效果了吗?况且贵重药材多有假冒,使用反而误事,不如用廉价药材替代——价格低廉反而更为可靠。我常见贫困患者无力承担贵重药材,却又不得不用药治疗时,只能设法用价格低廉而药性相似的药材替代。这些替代药物的疗效并不逊于贵重药材,因此特地认真记录此法,也算提供一种便利的解决途径。
图片
人参人们都以为吉林白参就是人参,认为它性凉且滋补力强。却不知道药物的特性在于——非温性不能补益。凉性药物多属攻泻之品,即便略有补益,功效也微乎其微。哪有凉性的人参反而具备大补之力的道理?查考《本草纲目》记载的人参,明确说产自辽东宁古台地区,色泽鲜红质地坚实的为佳品,这清楚表明红参才是真品人参。为何如今人们反将白参当作真人参?殊不知吉林白参并非真正的人参,其学名叫'白草'。质地疏松中空,并无补益之性,产地因其质地疏松而用糖水浸泡处理,所以尝起来有甜味。富贵人家都误以为其性凉,不惜千金求购一枝。谁料药材商铺借此获利何止千倍!为何不选用价廉而补力充足的红参更为可靠呢?若担心红参性温,只需与北沙参配伍使用,其温性自然得以中和。至于普通解表药或调理药方中,用生黄芪加三四倍剂量替代人参效果极佳。人们总说黄芪会导致胸闷气滞而不敢使用,却不知我生平最善用黄芪,常用量达二三两之多,反而能开胃增进食欲,从未听闻患者提及胸闷现象。若服用后出现胸闷,必定是上实下虚体质,或存在积滞病症,亦或是外感时未与祛邪药配伍使用所致。人们却归咎于黄芪,黄芪怎能平白承受这等指责呢?
图片
羚羊角
目前羚羊角市价昂贵,每两高达二千元左右。物品越贵重,真品就越稀少,市场上多数是用山羊角伪造的。即便是真品,其药性也不过是凉肝熄风,兼清心肺而已。我常用石决明(用量为羚羊角的50倍)、钩藤(30倍)、薄荷(10倍),将这三味药配伍替代羚羊角。这样组合的药性与羚羊角没有差别,功效甚至绰绰有余,而成本不到原价的百分之一。既价格低廉又杜绝伪劣,治疗疾病更加可靠。行医之人为何不思考这样的变通之法呢?
图片
熟地
大块药材炮制时易透心而入肾经补肾,小块者性极寒凉,若炮制不透则无法引药入肾。
熟地原本并非名贵药材,为何需要替代?只因药铺所售大多并非真正炮制到位的熟地。对于阴寒之证尤为不宜。在调理方剂中,我常用巴戟天替代熟地。因正宗熟地应由生地经九蒸九晒制成,其性温而补肾。而市售熟地多未经过九蒸九晒工艺,药性仍属寒凉,无法入肾经发挥功效。普通调理方剂使用尚不见效,何况用于附桂八味丸等方中治疗下元真火不足、阴不敛阳导致的虚阳浮越,以及水泛为痰、水肿鼓胀、小便不通等症,岂能见效?我自行炮制熟地赠与患者,因而用之无不奏效。此举并非沽名钓誉,不过是竭尽医者本分以精进医术罢了。
鹿茸--以鹿角胶十倍代替,最好是用鹿角片煎服,慎防假冒的鹿角胶。
琥珀--用苏木三倍代替,行血消淤,同一功能,只是达下的药性比较缓慢。
川贝母--贝母的药性,润肺消痰,与天花粉、瓜蒌仁的药性相同,用川贝母的时候可以用这两味药代替。
肉苁蓉--肉苁蓉的药性和锁阳相同,都是温补肾精,强阳润燥,药性相同但价格相差非常大,可以用锁阳加倍的量来代替肉苁蓉。
西洋参--西洋参的药性和北沙参相同,再加上一味麦冬辅助,都是清肺益气生津润燥。不过沙参的补力,不及西洋参,加十倍来代替才足够、
肉桂--肉桂的药性是温肝肾,补真火,和补骨脂是一样的。如果是普通的调理药方,需要用到肉桂的,可以用补骨脂加倍代替。至于用以引火归元、用于化膀胱之气的,还是要用肉桂才好,不可用补骨脂代替。
来源:王汝霖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讨论网,哈尔滨股票配资公司,股票配资官方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