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1日,随着由中铁城建集团负责施工的D地块顺利通过联合竣工验收,标志着广州南沙庆盛安置房项目全部完成竣工验收。
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民生工程,庆盛安置房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6.9万平方米,占地面积35.5万平方米,安置户数10138套。项目自2020年启动以来便备受关注。其中由中铁城建负责施工的C、D地块,总建筑面积约61.9万平方米,含27栋高层住宅及幼儿园、商业等基础配套设施,安置户数3813套。
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“推动建设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的‘好房子’”的背景下,庆盛项目以装配式建筑为核心、绿色施工技术为支撑、数字化管理为亮点、人文关怀为底色,成为落实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。
庆盛项目采用全现浇外墙+叠合板、预制楼梯+预制内隔墙的装配式方案,装配率达到51.4%。通过预制叠合板、预制楼梯、高精度铝模板等模块化构件,项目实现了“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”的工业化生产模式,缩短工期的同时,产品质量也有保证,标准化、机械化程度高,有利于环保、节能、节材、节人力成本。
“一卡式”劳务实名制通道,塔吊吊钩可视化和群塔防碰撞系统等实时监测屏,在庆盛枢纽区块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过程中随处可见。
该项目引入应用物联网、大数据与移动信息技术,构建“互联、共享、协同”的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,实现管理的数字化、精细化、智慧化,打造智慧工地管理新范式。
从设计到施工,项目将BIM技术贯穿应用到项目全周期,通过三维建模解决管线碰撞问题,减少返工,预演复杂节点施工流程,提升效率。
以C地块6号楼的建设为例,从主体结构到精装修全程采用BIM技术管理,通过二维码追溯钢筋隐蔽工程细节,确保施工质量透明可查。
从“住有所居”到“住有优居”,庆盛项目打破安置房“低标准”刻板印象,建造水准和使用的装修材料都已超过一般安置房标准,品质对标商品房。
不仅仅是将房子建好作为最主要的目标,庆盛安置区还配套了幼儿园、中小学和商场等基础设施,实现“15分钟生活圈”,全力为回迁村民打造一个生活便捷、设施完善的居住环境。
在建筑方案上,使用“木棉盛放,流光溢彩”的设计理念,打造了木棉花幸福广场、旱喷戏水广场、水畔广场三大公共开放广场,创造文化载体的守护与延续,保留村民水岸记忆,还原村民喜爱的集会与活动空间,寓意幸福绵长。
为确保安置房质量符合民生期待,庆盛项目在验收前邀请了村民代表现场查验,就过程中发现的微小问题安排工人立即整改。村民代表在查验房屋时感慨:“以前听说安置房质量参差不齐,这次亲眼看到墙面平整、门窗严丝合缝,地漏排水速度快,心里踏实多了!”
撰文:余妍玲
通讯员:王妙 唐友文
配资讨论网,哈尔滨股票配资公司,股票配资官方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