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的夏天,常州没有按常理出牌。
“苏超”八轮已经战罢,常州队依旧积分排名垫底。
在8月初输掉与盐城队的比赛之后,“常州发布”连发两文《致每一位喜爱常宝的球迷》《致常州的绿茵追梦人》,极其真诚的回应:
“大家期待的不仅是一场胜利,更是常州足球向上生长的力量和希望。”
不过,常州队虽“一球未进、一场未赢”,却未必是输家。
今年夏天,常州人靠着“输赢皆笑对”的心态,从江苏这个旅游大省中“杀出重围”。
在常州队主场迎战徐州队的周末,常州景区周边酒店入住率激增300%,文旅消费开票额约1800万元。
从中华恐龙园到青果巷,从苏超最火城市到中国新能源之都,常州的宝藏标签都逐渐被年轻人们渐渐挖掘出圈。
当南锣鼓巷、夫子庙、户部巷陷入“千街一面”的审美疲劳,常州青果巷却扛住了压力,被最挑剔的年轻人称之为“常州名人天团聚集地”、“学霸一条街”。
常州还硬是无中生有,建起了中华恐龙园,成了华东地区亲子旅游热门目的地。
当中国新能源已经让全世界的车企巨头组团学习时,常州制造已经悄悄霸榜全球:
占据了全国新能源动力电池五分之一的产能,全国每出口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辆来自常州。
今年夏天,所有人都在常州看见了城市的千万种可能。
中国学霸一条街
文化自信开始具象化
其实经历数年的沉淀,“国风热”在今年旅游达到了新的高峰,文化更加自信的年轻一代,掀起了新的出行潮流。
不同于以往的购物游、山水游和「特种兵式」打卡旅游,文化属性更强旅游正在成为年轻人出行的热门选择。
而如果要给中国城市的文化密度排个座次,常州青果巷必须有姓名。
这条不足千米的老巷子,藏着江南第一巷的底气——抗倭英雄唐荆川“中国实业之父”盛宣怀、革命先驱瞿秋白、民族工业开创者刘国钧,用网友的话说:随便踢块砖,都能砸中一个古代学霸的影子。
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语言文字学家,他主持和拟定了《汉语拼音方案》,主导和建立了汉语拼音系统,被誉为“汉语拼音之父”。
中国著名法学家、政治家史良,是抗日救国“七君子”中唯一的女杰,她是“民国最有才的十大女性”之一,更是中国第一任司法部长。
国际著名学者、语言学家赵元任、89岁高龄的赵元任回乡时,曾在青果巷休息。
“微风吹动了我头发,教我如何不想她?……”赵元任作曲的《教我如何不想她》在青果巷梦回缭绕。
为什么青果巷能聚集着如此高密度的“学霸天团”?1529年,名门唐氏家族少主人唐顺之(号荆川)会试名列榜首。其后数十年,这位江南才俊领军文坛,首倡“唐宋八大家”;御敌海外,率兵大破倭寇。在青果巷,唐氏府邸渐渐扩为“唐氏八宅”。
而因景仰荆川才学,越来越多乡绅布衣、贤才高士追随而来,在此安家落户,青果巷的磁场效应愈来愈强,竟至科第不断、名士辈出。
明清以来,这里至少走出了100多位进士。而如今青果巷的生存哲学,也藏在了一份克制里。
2012年青果巷修缮保护工程正式启动,2019年部分街区开放,2022年全面开街。
而整个改造过程中,青果巷按照“小规模、渐进式、微循环”的思路,大量古建群落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迭代,青果巷文化记忆馆、周有光图书馆、唐荆川纪念馆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“学霸磁场”。
难能可贵的是,它没有把自己锁在历史文化街区的玻璃罩里,而是活成了常州人的精神会客厅:年轻人蜂拥而至,因为这里不再是静态的看客,而是一场他们可以深度参与、甚至成为其中一部分的鲜活文化盛宴。
今年清明节期间,青果巷就接待游客超18.2万人次,携花信而来的“十二花神”,与市民游客共赴春日国风盛会,一起穿行古巷、船游古运河,诗画般的情形吸引游客们沉浸于充满古典韵味的春游,一路随队观赏、打卡拍摄。
同时,古镇的核心价值不是一堆老房子、古董,而是其承载的文化精神与生活方式。
今天的年轻人如此热爱历史,也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回响。
从学霸到隐形冠军
藏着常州的进化密码
如果说青果巷是常州的文化芯片,那新能源产业就是这座城市的发展引擎。
当你在青果巷喝着咖啡刷手机时,可能没注意到:常州占据了全国新能源动力电池五分之一的产能,全国每出口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辆来自常州。
在常州,平均每一秒就有一块新能源动力电池出厂,平均每40秒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车下线。
2014年,当中东部城市还在争抢房地产、金融赛道时,常州就把目光锁定了新能源——这一年国网宣布向社会资本开放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,星星充电便在常州成立,它后来成了全国头部的充电桩及运营企业。
如今在这里,找充电桩跟找共享单车一样方便。
星星充电
当时没人能想到,中国新能源之都的标签正在悄悄诞生。
细数下来,常州是一个非常沉得出气、能“闷声干大事”的城市:
比如2015年,总投资100亿元的北汽新能源高端产业基地项目,就已经落地常州;
再比如2016年,常州又引入彼时尚未显山露水的宁德时代,并只靠3页PPT,给理想汽车投资7.8亿元。
全国首座穿梭超充站
2023年,常州首次提出打造“新能源之都”的明确目标,并且提出了“双万亿”的豪言壮志:计划到2025年实现,新能源产业规模超万亿元,资本市场新能源板块市值超万亿元的“双万亿”目标。
到如今,每个走进常州了解新能源行业的人,都记住了一句话:“北有梦想,南有理想”。
“梦想”指的是比亚迪(BYD),其华东(常州)产业基地坐落于常州国家高新区,而“理想”指的是坐落于常州市南部武进区的理想汽车常州工厂。
常州,凭什么越来越成为新能源车企的一个必选之地?
表面上看,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成本优势。
一辆汽车少说有上万个零部件,要做到供应链企业全部在本地建厂并不现实。
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把生产基地放在常州,在交通上能够最有效地覆盖长三角地区的零部件企业,同时用地和用人的成本还能比车企集中的上海、南京等地更便宜。
可以说,无论是区位优势、还是成本优势对于新能源企业来说,常州都是非常优秀的选择。
而背后最大的杀手锏,则是对隐形冠军极其重视。
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共4351家企业,产业密度居全国首位。
新能源最关键的一环——动力电池,光这一细分领域就有250家企业在常州扎根,几乎完整覆盖了从电池原材料、电池单体到电池系统的全链条环节,产业链完整度高达97%,位居全国第一。
再比如座椅,在常州卓骏汽车生产车间,机械臂精准协作,一个座椅本体迅速发泡、固化、装配成型。最快时,下线一套6个座椅仅需85秒。
这种产业深耕的气质,像极了青果巷的学霸作风——表面温文尔雅,骨子里却有一股死磕的劲头。
有「做自己」的底气,
才能真正穿越周期
站在青果巷的文亨桥上,一边能看到粉墙黛瓦的明清民居,而同时也能感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为这个城市注入的新活力——这种\"穿越感\",恰恰是常州最迷人的气质。
它没有非要在传统和现代之间选边站,而是把两者揉成了生活的日常。
这种兼容并蓄的底色,让常州有了独特的商业魅力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,常州对未来的野心藏在细节里。
许多年轻人喜欢在社交平台上“蹲城市”——简而言之,年轻人从注重城市提供的谋生和发展条件,到需要城市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和高质量生活。在小红书上,“选对城市等于二次投胎”、“选对城市也许能重启人生”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和激烈讨论。
而在“宠”人才上,常州也没有简单粗暴的复制其他城市,而是在细节处见功夫:
为了让年轻人来常州面试更方便,常州提前建造了超过100青年驿站,免费拎包入住,甚至驿站还提供简历诊断、面试培训等服务;
为了让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不必有打工人的“牛马感”,常州造了约12万套人才公寓,还配备自习室、共享厨房、运动场馆等。
如果想要创业,常州针对创业群体,推出住房公积金资助政策,给予“300元开户补贴+2500元缴存补贴+20万元优惠贷款”的组合支持。
如果专心搞科研,博士人才可享受30万元的购房资助,毕业两年内被企业引进的博士研究生,可享受每年近2万元的生活补贴和租房补贴,并且连续补贴3年。也就是说,不论是被什么吸引而来,落脚常州的年轻人们,都不必选择无奈躺平,而是奋进拼搏,努力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平衡,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天地。
常州文化广场野生演唱会
千年文脉+未来产业+抓住年轻人=常州。
结 语:
当2025年的夏天渐入尾声,常州的故事仍在继续。
从青果巷到恐龙园,从苏超最火城市到中国新能源之都,常州一直在展示自己的不同色彩。
这座城的多面叙事,或许正在给中国城市提供一个新范式:所谓城市气质,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标签,而是让传统活在当下,让未来扎根历史。
而所谓发展底色,也不是单一维度的标签,而是文化有韧性,产业有温度,传统与现代在碰撞中生长出更鲜活的生命力。
常州最动人的,从来不是成为谁,而是做自己——
而这种「做自己」的底气,才是最能穿越周期的城市竞争力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权请联系删除
配资讨论网,哈尔滨股票配资公司,股票配资官方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